Friday, 25 January 2013

1.24 Notre Dame de Paris/鐘樓怪人


我十分的享受《鐘樓怪人》這次來台表演整個團隊的演出。就讓我學學詩人葛林果,用文字來表達我的感受吧。

在昨天觀賞這齣歌劇以前,我就已看過1998年法語版的DVD了。還記得那時在第一幕第一首就被Bruno Pelletier(as Gringoire)毫不費力卻衝擊性十足的聲音震撼到,從此《大教堂時代(Le Temps des cathedrales/The Age of the Cathedrals)》就成為我心目中最好的故事開場白。之後,Garou(as Quasimodo)滄桑的嗓音也被我視為詮釋加西莫多這樣一個彷彿擔負了全世界苦難卻仍舊擁有一顆願意愛人的心的角色最完美的聲音。

昨天開演前,我抱著平常心來等待。我並不敢奢望這位吟遊詩人可以帶給我同樣的感動(這次的演出飾演葛林果的是Richard Charest),但《大教堂時代》的曲聲一響起,我還是感動到想哭。這大概就是現場和在家看DVD最大不同的一點吧。一如我所料,Bruno的葛林果已經太深植我心、無法超越了,可是我覺得最讓人感動的一點是能如此近距離看到每一位演出者都盡心竭力、將自己的角色在舞台上揮灑得淋漓盡致。劇終後我更有這種感受,那小小插曲讓這次的葛林果在我心中加分不少,但既然那是結束後發生的事,就讓我也留到結尾再說吧。

在演出前,聽了朋友的分享也看了一些網路上的評語,有人說舞台較小,也有人覺得音響效果不好,至少這兩點昨天是一點都沒有影響到我。對我而言,音響已經足夠讓演出者的澎湃歌聲進入我心裡了;舞台雖小,卻讓我看到對一個專業的演出者來說,只要有空間就可以表演。

若真要比較起來,葛林果和加西莫多我比較喜歡1998年的,而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Yvan Pedneault讓我對原本沒有十分喜歡的菲比斯(Phoebus)有了新的看法。在1998年的版本,我覺得菲比斯是個有點懦弱的癡情種子(只是不巧多了點情),拿《撕裂(Dechire/Torn Apart)》來講,Patrick Fiori的菲比斯我覺得有些被動、有些憂鬱,在DVD裡這首歌沒引起我太多注意,事實上那時我都在注意他背後以舞蹈表達他欲分成兩半的心的舞者;但是昨天,Yvan Pedneault的《撕裂》卻是主動的,像是一個不為自己對未婚妻以外的女性動心而羞愧,卻為該如何像兩方解釋好同時擁有她們而煩惱的花心公子哥。前者的菲比斯是書生型的,後者詮釋的菲比斯才有那麼一點君似驕陽的味道。若艾絲梅拉達(Esmeralda)和芙蘿德莉(Fleur-de-Lys)愛上的是前者,我會覺得這男人哪有好到值得兩個女子的癡心,但她們若是傾心後者,我就能夠理解。

另一個讓我意外的角色是克洛平(Clopin),在1998年的版本是由Luck Mervil飾演的,來台演出的則是Ian Carlyle,而後者的表演令我驚艷。原本觀賞DVD時,已經覺得Luck的歌喉和表現十分符合克洛平這個角色了,但昨天聽Ian的現場演唱,不論是一開始的《非法移民(Les Sans-papiers/The Refugees)》、《奇蹟之殿(La Cour des miracles/The Court of the Miracles)》,每一首有他演唱的歌曲,每一幕有他演出的表演,在我心中不斷地激起新的漣漪,直到死前的最後一曲《襲擊聖母院(L'Attaque de Notre-Dame/Attack on Notre Dame)》。我挺訝異的,我從沒想到看完演出後我最喜歡的角色會是克洛平。他的聲音很有特色,表演也是,狂野得恰如其分。

其餘的部份嘛,加西莫多我真的必須說1998年的勝出許多,昨天我一直在期待加西莫多的出現,我後來才發現我潛意識裡有個想法,以為飾演加西莫多的演員應該都該有那樣如Garou滄桑的嗓音,這導致我昨天在加西莫多出場時有些失望。(對葛林果沒這個期待,卻忘了也不該預設其它角色XD。)

主教弗侯洛(Frollo)我覺得兩邊都表現的很好,但是我想昨天因為離舞台比較近,當我聽到飾演弗侯洛的Robert Marien唱《致命狂戀(Tu vas me detruire/Your Love Will Kill Me)》時,我有被那種原本執意為上帝保守靈魂卻甘願墮落以換取佳人的掙扎感動到。

而昨天當艾絲梅拉達唱到《波希米亞之歌(Bohemienne/The Bohemienne Song)》,我想飾演她的Alessandra Ferrari對這首歌一定有相當的體悟,因為她的肢體動作、聲音的表情讓我也想到了家鄉。(這麼說或許有些奇怪,解釋一下,因為我是基督徒,在我的信仰裡我相信神為我們預備了一個更美值得盼望的屬天家鄉⋯⋯so, you know. Maybe that's why I was touched by this song.)

嗯,最後,就回到我一開始賣的關子吧。我不知道其它的場次劇終後是否有獻唱安可曲,但昨天在即使所有的演出人員致謝完畢後、觀眾的掌聲仍不願停歇時,飾演葛林果的Richard出來唱了法語版的《大教堂時代》(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或許是英語而無法感動到我的緣故,他唱法語時更有感情),然後用中文說了:「謝謝大家!」這句話一出大家更是感動得大聲歡呼,最後他們全體一起用英文再唱了一遍《大教堂時代》。結束。

我想這是西方的習俗吧,但我還是很感動,那種觀眾與演員不需言語也能交流的感覺。最後,先撇開我個人的感受不管,我對他們全部,不論幕前幕後,都至上最高的敬意。畢竟不論表演如何(別誤會,這是一場非常棒的演出!),我都看到了每一個人對表演的熱愛和熱情,這是值得我們掌聲不斷的。


最後附上一首Bruno Pelletier的《大教堂時代》,他在2000年的演唱啊,法語、英語都有。我真的覺得他游刃有餘的歌聲已經為吟遊詩人創造了最完美的詮釋。









1 comment:

  1. 思~~~~~我是羅絲>//////<
    看到這篇太興奮所以就直接點進來留言了>"<
    NDP大讚!!!!(雙手大拇指)
    老實說我其實沒有很喜歡1998年的NDP呢
    應該是因為年代比較久的關係,所以我覺得有點悶
    至於這次英文版因為舞蹈方面有加入popping和breaking等元素所以我會覺得英文版的表現方式較1998年法版熱鬧
    還有就是當時2006年的法版NDP不知道思有沒有看過咧??
    當時我尚未對音樂劇有所涉獵所以完全不知道這件事啊啊啊啊啊(抱頭)
    那次真的好可惜因為我好喜歡飾演詩人的喜寶哦......QQ(清影也很喜歡他呢>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N_DtpHlfH0
    ↑喜寶版的〈Les Temps Des Cathedrales〉

    然後我一直都不是很喜歡Phoebus(有朋友直接叫他"鼻屎"XDDDD)
    所以一直沒有很注意他-//////-我看的那一場好像是候補上場的樣子
    我的焦點完全放在Gringoire和Quasimodo身上了ww
    我也喜歡Garou版本的Quasimodo~他的聲音沙啞到我的心坎裡♥

    雖然沒有很喜歡Phoebus這個角色,然後〈Dechire〉這首歌我在原法版裡也是很排斥的
    旋律很好聽,可是就是歌詞不太對我的味XDD
    但聽過2006年Laurent Ban演唱的版本之後徹底愛上這首歌→http://www.youtube.com/watch?v=7osV0y_BaJ8

    我那一場的Esmeralda也是候補的,聽說這次候補的唱得比正牌好:o

    想問問思那天看到的Quasimodo是Matt還是Angelo(應該是這個名字)??

    最後我要說好興奮思也有去看NDP唷~~~~>w<

    p.s想問思的"Scarlett"是因為《亂世佳人》裡的郝思嘉嗎?會注意到是因為喜寶在音樂劇《亂世佳人》裡有一首歌就叫做〈Scarlette〉>w<

    ReplyDelete